理论学习
发布时间:2023/10/25 15:41:33 作者:徐亮 浏览量:1288次
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层作业设计初探
作者:孙培培
发表时间:2020-05-14T16:43:57.5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2期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理念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初中《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理念和作业设计模式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差异。探索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分层作业设计,形成便于操作的分层设计作业模式可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发展需求,使每个学生都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与发展。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分层设计
初中《道德与法治》作业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延伸部分,是巩固知识、形成能力以及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手段。多元智力理论、发展性理论以及新课程的实施,都要求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突出统一要求“一刀切”式的传统作业设计模式难以真正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发展需求,教师可以采取分层设计作业模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保护,个性得到张扬,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展示。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层设计作业模式,就是根据《义务教育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基本要求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水平、学习需要等方面的个体差异,遵循“量力而行,共同提高”的原则,分层次设计、实施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作业的模式。其实施流程大致可分为:分析学生差异、设计分层作业、学生自选作业、实施分层作业评价。
一、分析学生差异
分析学生差异就是依据学生的知识基础、理解能力、兴趣爱好、学习自觉程度等方面的差异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A层次学生基础知识薄弱,理解能力较弱,学习自觉性不高,自信心相对不足,需要老师的积极鼓励和引导。B层次学生对《道德与法治》课学习有一定的兴趣和自觉性,基础知识相对较扎实,理解能力一般,缺乏深入思考。C层学生学习动机强烈、基础知识扎实、反应快理解能力强、学习态度认真,对《道德与法治》课学习有浓厚兴趣。
学生的分层其实是动态的分层、弹性的分层,因为学生的发展是动态的,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状态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完成更高层次的作业,“跳一跳,摘果子”,不断超越自我。
二、设计分层作业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作业既要有量的区别,又要有质的差异,这样才能使后进生有成功的愉悦体验,使优秀学生有充分提升的空间。作业并不是大众化的“多多益善”,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设计不同的作业量,对于A层的后进生,可以适当减少他们的作业量,只进行基础知识和技能的训练。作业设计除了要考虑作业量的差别,也要关注时间上的分层。教师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背诵同一知识点,有的学生十几分钟就能背熟,有的学生则要花上大半个小时。适当放宽后进生完成作业的时间,能让他们轻松愉快摘到属于自己的
“果子”,从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作业的难度应略高于学生的知识水平,教师要着重找准每类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按难易程度设计分层作业,大致可分成基础型、发展型、创新型三个层次的作业题目。基础型作业是反映《义务教育思想品德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要求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的作业题目,是分层作业中难度最低且最重要的作业,要求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要完成;发展型作业是融会贯通学科知识并进行分析和应用的作业题目,侧重对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熟练运用,属于能力要求较高的作业,是大部分学生需要经过一定的思考才能完成的作业;创新型作业是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生活经验出发,建立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和科学研究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作业题目。创新性作业是能力要求最高的作业,供学有余力的学生选择完成。
三、学生自选作业
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尽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给每一层次的学生提供主动参与、积极学习的机会,让学生在问题的解决中成长、在知识的运用中成长、在情感的碰撞中成长。给学生的作业开设“自助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主选择不同层次的作业,不仅能做到因材施教,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教师不必担心学生偷懒只挑基础作业,其实每个学生的好奇心都很强,有的学生会知难而进,还有一部分学生会在自己的最近发展区去跳一跳,摘到果子。
四、实施分层作业评价
传统的作业评价是教师以统一的标准评价学生,无视学生的个性差异,然而不同的学生有着截然不同的个性特征,有着不同的现实基础和发展需求。因此,教师在评价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评价对象的个体差异,遵循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身心发展状况、所处的环境背景、现实基础和发展需求等客观因素,设计分层化的评价标准,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分层作业评价应该更加注重如下策略:
(1)激励性评价策略。由于在布置作业阶段实行分层设计让学生根据自身需要自选作业,因此教师在评价作业阶段,要对正确定位的学生进行表扬,并鼓励其选做更高层次的作业,对能力不足选做高难度作业而无法有效完成的学生,要给予他们充分的肯定以增强其自信心,并耐心引导他们完成作业。
(2)过程性评价策略。整个作业过程不是静态停滞的,而是动态发展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分层作业的评价不能只重视作业结果,而应该更关注学生学习与成长的过程,重视记录和展示学生每一次作业完成的过程。教师既以学生整体作为作业评价的标准,也要关注学生个体的动态发展,使其在原有水平的基础上不断成长与进步。
(3)多元化评价策略。分层作业评价要做到客观、全面、公正,就意味着评价要多角度、多主体化。教师要改“一言堂”为“群言堂”,赋予学生、家长更多的话语权。另外,教师要重视学生之间的互评。学生有时候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对自己的认识会有偏差,通过学生之间的互评,教师能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真实情况,也能使学生在互评中加强沟通与合作,形成良好和谐的评价关系,实现评价主体的共同进步和发展。
五、结束语
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分层的主要依据是学生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的差异,但还受很多智力和非智力差异因素的影响,由于笔者研究能力有限,这些复杂的差异因素和有效的实施策略仍有待包括笔者在内的广大一线教师潜心研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设计出更科学、更具有操作性的初中《道德与法治》分层作业。